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谷鈳新

作者:谷鈳新瀏覽數:1886

路在腳下 手在心中

    ——做好身邊小事

臨潁縣青年志愿者協會會長谷鈳新事跡報告

     我叫谷鈳新,1989生,河南省臨潁縣人。自2009年偶然機會在鄭州加入愛心志愿者團隊開始參與愛心活動。2012年大學畢業2013年放棄優越的工作崗位回到家鄉發展,并在2014年開始著手聯合民間愛心力量創辦臨潁縣愛心志愿者團隊。至今已開展活動150余項,成為臨潁縣目前最大的公益社會團體。

象牙塔“偶遇”志愿者

  我從2009考入大學之后,能有更多的時間豐富我的社會閱歷和人生基點。在朋友的影響下我參與到鄭州市手拉手愛心義工與藍天義工多個義工組織,和廣大來自社會各界的義工隊友們一起利用閑暇時間參與各項社會義工服務,從最開始的協助維護馬路秩序,到后來的專項針對敬老,扶弱,社會民間救助等義工活動?;顒臃秶絹碓截S富。

2010年,我就因表現突出,被任命為鄭州市某義工團隊任第四任團長。我們每周定時定期分批開展針對敬老院,孤寡老人,特殊兒童等特殊群體開展多方面特色志愿者活動。并帶領出一個出色的管理團隊帶領義工成員配合交通、城建、衛生等部門開展社區服務。義務醫療檢查、義務維修等公益活動也在鄭州街頭定期開展。

小縣城愛心人士一拍即合

從鄭州回到家鄉臨潁,偶然的機會遇到同有志愿夢的幾個伙伴,我們開始結伴就近參與漯河市團市委所組織的各項志愿者活動。在一次活動的座談會中我們突然提出,為什么不在家鄉臨潁也成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志愿者組織來服務身邊需要我們幫助的人?自那時起,7人愛心小組生根發芽,根植臨潁大地。

從七人小組,到臨潁縣青年志愿者協會

    2016年9月,從最初的7人小組開展臨潁志愿者活動,發展至今臨潁縣青年志愿者協會1500余人。從2014年10月24日七人小組開會打算“大干一場”。到現在開展活動200余次團隊總服務時長4萬余小時。七人團隊每天都在壯大,每天都有新鮮血液加入進來,社會上很多愛心人士說:“以前想做點好事,沒有渠道,現在臨潁終于有了咱自己的組織?!?/span>

鐵肩擔道義愛撒家鄉土地

    2014年至今,臨潁縣青年志愿者協會在臨潁縣開展敬老扶弱、愛心助殘、愛心早餐、對接助學、愛心助考、社區宣傳、公益講堂、困難調查、尋人尋物等等多重多樣的愛心志愿者活動。愛撒臨潁大地。

青年之聲助力搭橋  特色志愿服務隊活動火熱

2016年6月參加團中央青年之聲總編輯專題培訓學習后。利用青年之聲線上優勢資源結合線下“有專業”的志愿者開展專業化志愿者服務隊的打造。

截止2016年12月,臨潁縣青年志愿者協會共打造專業化志愿者服務隊9個。其中包括:心理咨詢、醫療衛生、法律維權、婚戀交友、就業創業、愛心演藝、親子閱讀、親子教育、法律宣講團等。

各特色志愿者服務隊,線上以青年之聲臨潁為活動陣地,積極在網絡上引導社會正能量的傳播。線下緊緊圍繞共青團臨潁縣委和臨潁縣青年志愿者協協調開展會各項公益活動。其次各團隊間發揮自己特長優勢在臨潁開展各類志愿者服務活動。

愛不孤獨:青年志愿者25次走進家門

我常說,愛心不是一腔熱血,更需要的是長久的堅持和系統化的關注。

201410月,當我在網上得知臨潁縣陳留村在信陽讀大學的大學生劉孟亞重病無錢醫治,家庭情況極度困難這個消息時,主動開展走訪調查。帶領義工團隊成員前后三次進入陳留村對劉孟亞家庭情況詳細的走訪核實。最終核實確認她母親雙目幾乎失明又有精神疾病、父親因事故失去左腿后,積極組織臨潁愛心中轉站(臨潁縣青年志愿者協會前身)管理團隊進行討論并制定了幫扶計劃開展幫扶活動。在網上對網傳劉孟亞家庭情況及信息,予以佐證,呼喚更多的人加入進來,幫助這個家庭,這一幫就是二十八個月。

20157的一天當我第11次走進劉孟亞家庭去做回訪時。她那雙眼幾乎全部失明且精神異樣的老媽媽遠遠的接我下車,抱著我往家里拽,嘴里嘟囔著說“吃瓜,吃瓜”的時候,我潸然淚下。這條路,值!

2016年底,忽然得到消息:救助對象劉孟亞的父親因重病突然離世。臨潁縣青年志愿者協會積極組織商討方案,及時走訪調查,為這個家庭,想出路,找辦法。

一方面對劉孟亞繼續幫扶完成大學學業,另一方面,臨潁縣文化路“??稻蠢显骸逼畹掠钤洪L,主動提出,替劉孟亞照顧她瘋傻的母親和年幼的弟弟,直至劉孟亞大學畢業。

臨潁縣青年志愿者協會副會長丁瑞敏,定時定期與劉孟亞聯系,詢問身體狀況及學校學習生活狀況,視若親人。

孩子是未來:先讓孩子讀書,其他的慢慢來。

2015年臨潁某學校老師反應信息,陽陽毛毛姐弟倆因家庭困難可能馬上面臨失學。臨潁縣青年志愿者協會得到這一消息后立即行動前往調查。在確認家庭情況、學習情況之后立即在協會內部為他們結對子開展幫扶。由4名愛心志愿者認領幫扶兩個孩子這一幫已經幫了兩年。每個月愛心志愿者都早早的把孩子么的餐卡充值充好,給老師建立小組隨時對接孩子情況。遇到天冷或者節假日,愛心家長們將陽陽毛毛接到臨潁和他們一起過節,待如子女。

兩年幫扶間,他們的單親爸爸也感受到愛心志愿者的溫暖關懷重振精神。一邊打工一邊學習技術,整個家庭的一切都在慢慢變好。

在臨潁縣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幫扶中,這樣的孩子有12個。

一條路雖然不容易,但是因為有‘你’所以很幸福。

一盞燈照亮“前程”

有人問我,這么努力去做志愿者,沒有回報,會不會累。累,而且不止我一個人累。我們團隊的每一個用心去做的人,都在傾注著自己的愛心和時間去為他們多一些努力,讓他們多一些快樂。因為看著我們的付出能讓他們更開心更快樂,我們很知足。

有一種快樂,是沒有體驗過這種付出的人所無法體會的。

2016年的第一場雪,我來到大郭鄉一家困難家庭。見到桌子上依舊擺著兩盞煤油燈。這家女主人說,之前他們的四個孩子就是在這兩盞煤油燈下讀書學習。如今政府政策好,對他們幫扶照顧。家里的孩子們也很爭氣,學習成績優異。這兩盞燈就再也沒用過。

那天我花100元從她家里買走了其中一盞煤油燈。這燈照亮我的“前程”。淡淡的煤油味時刻在家里驚醒我,我還可以為“他們”做點“小事”。

學習不止:隊伍素質持續提升。

    2016年,臨潁縣青年志愿者協會組織協會內外協調職業高中開展各種公益講座和公益學習。共參與學習人次3000余人次。其中隊伍內20人參考社會工作者中級資格,全部考試通過。

路在腳下,愛心不會停歇。

在臨潁縣青年志愿者協會2016年年終總結會上我說:我很感謝生命里出現這么好的一群人。是他們以星星之火參與到愛心活動中,在整個社會上匯聚成溫暖的火炬。  

2017年,我將繼續帶領臨潁縣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開展豐富多彩的志愿者項目。宣傳社會正能量,助力文明社會建設。

每一種經歷都是一種錘煉,在每一次的走過與走進中,錘煉自己,認識自己,敲打自己。在新的路途中認識更新的自己,與自己有個邂逅。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志愿者服務的道路還很長,做好公益慈善的腳步不會停歇。

路在腳下,心在手中。做最好的自己,寫最美的人生。路在腳下,我們將繼續前行。